寒冷的夜晚,和狗缩在沙发上追《演员的诞生》,我的边牧黑白分明,主持人的话模棱两可。现在的综艺节目制造话题的功力的确炉火纯青,当别的明星都在哗众取宠的为喜剧赴死之时,演员们却清一色地绝地求生。但是看来,送死或接生的方法无论多么高超,都不如弹幕和周边带来的高潮。
几个演员重排《那年花开》,基本没看进去,整个情绪回流到第一次看原剧最后一集时的旋涡里,一段幕白:周莹42岁,去世。
■
不觉悲伤。按照我自己的经验,每次追剧,在大结局来临之前的那个时刻,还总是有点忐忑,一方面期待圆满的心情总是带着点迫切,一方面对剧中角色还总是有点依依惜别,不舍圆寂;不觉悲伤。追根究底,大概我并不认为,周莹是个成功人士,就算她侥幸取得了商业成功,也不算人生赢家。
放到现代的语境里说,吴家,一个被过度渲染的家族企业,曾经喧嚣得面目模糊,人们在趋之若鹜中噤声感叹,在熙攘中落之后转身背离。周莹,这个临危受命的CEO,背负丧夫之痛至亲之仇,俨然是小马奔腾创始人李明的遗孀金燕女士,和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清末版,她们都在痛定思痛后釜底抽薪,异军突起。
剧中,周莹施行了股份制改革,还是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先锋队和有生力量,她运用互联网思维,鼓励利用新技术、新手段,开拓新业态和新模式,同时大力发展品质零售、智慧零售、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,通过改革给股东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多获得感,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■ ■
但这些恐怕都不是大多数女性会对周莹,多少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根本原因,最主要还是,她身边那些对她不离不弃不依不饶的男人们,但周莹的人生偏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不破不立。霸道不是男人的专利,但在很多女人的眼里,霸道的男人确实显得更爷们,尤其是当这种带着侵略性的特征与柔软细致的痴情形成对比时,那种冲突就变成了让人无法拒绝的吸引力,而更有挑战性和挑逗性。
周莹,为什么就能一次又一次地甘心呢?在她那种侠女人设的定义里,安全感不就应该是炕头摆满你爱的甄糕和他爱的西凤酒吗?古今中外,野史名著,说的故事和道理其实异常统一而且简单,女人的安全感,不是来源于爱,而是偏爱;女人只要确定了自己是那个例外,就能安心。
CEO武则天还是UFO阿凡达,皆通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