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伊利」舒华奶〡无乳糖 营养好吸收

卷首语 Editor`s View

粟新眼里笔下的广州,是这样一座城市,风起时灵动而浪漫,动作不息摇曳不止,每一条街道与碑纹都有独特的美与感动,值得用一生去拥抱,耕耘,让她枝繁叶茂,硕果累累。而历史留下的斧凿印记,每一寸都在无声处呐喊她的态度。

六榕路的尽头,是越秀山的南麓,一座庄严宏伟的建筑威严矗立,那是孙中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府邸,如今的中山纪念堂。这位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,穷其一生都在为改造中国而奔波。广州作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,留下了伟人更多的足迹。正所谓“以伟大之建筑,作永久之纪念”,中山纪念堂成为体验伟人时代故事的红色圣地。

回顾历史风云突变,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凌晨,陈炯明部在广州发动兵变,炮轰总统府。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从粤秀楼分头撤离。蒙难期间,孙中山率各部召开军事会议,应变戡乱,开炮击贼。此次广州蒙难事件,震惊中外。宋庆龄、孙中山及总理蒙难随行人员纷纷发表文章,揭露陈炯明部兵变经过。而总统府也不可幸免地被炮火夷为平地。

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,在原总统府遗址兴建起这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地标。中山纪念堂青砖蓝瓦,是一座八角形建筑,位于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,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完美结合的典范。屋顶镶盖先生生前最爱的宝蓝色琉璃瓦,层层飞檐出卷,大堂内建筑空间跨度达71米却不设一柱,磅礴大气足以烘托伟人的情怀。

大堂牌匾取自孙中山亲笔所书的“天下为公”,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,意寓共和国家,人民是国家的主人,官吏是人民的公仆。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,伟人已逝,精神永存,孙中山留下的遗嘱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。

高达5米的孙中山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,这是他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时的神态,演讲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精髓和赤诚的爱国心,当时可谓声振神州。而铜像下白色花岗岩的基座镌刻的,则是著名的《建国大纲》,孙中山高瞻远瞩,以全球性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未来,他所描绘的建国宏愿和中国现代化的蓝图,早已被中华儿女实现并不断超越。

阳春三月惠风和畅,正是广州市花木棉花绽放之际,木棉花体现了生命的蓬勃张力与奋发向上的精神,符合广州光辉革命史的格调,而纪念堂那名扬四海的300岁高龄木棉王更是傲视群芳,它目睹过满清王朝的腐朽没落,见证过孙中山的百折不挠,经历过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,不管风霜雪雨,挺拔依旧,此刻用最灿烂火红的花朵,致敬伟人,致敬英雄之城。

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这样评价孙中山: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“东亚病夫”。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,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。

邓爷爷,更是继往开来,坚守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耗尽心力。正是他在南巡做出改革开放,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国策,推动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而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坐拥中国最早的两个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,也不断努力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改革。

改革开放40年,春天的故事多姿多彩,如今的中国,铁路纵横贯穿四通八达,连系五湖四海中华儿女的血脉;沿海三大“三角洲”,敞开与国际来往的大门,在以习大大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,中国正在伟大的中华复兴梦之路上革故鼎新,逐梦前行。对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言,这应许是对他未遂心愿的最好告慰。

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,习近平主席赞誉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、伟大的爱国主义者、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,一生以革命为己任,立志救国救民,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。两年后,习大大南下考察广东地区时,提得最多的也是改革和开放,谈到再来广东,他说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: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!下一个40年的中国,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!”

回复

请输入你的评论!
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