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哀鸿遍野的电商界,李海燕创办的JOLLYCHIC(中文名执御)是个异数。

不去发达的欧美、不碰近邻韩日,不打东南亚市场的价格战,他却越活越滋润了。

2014年,他跑完中东的所有购物中心,决定砍掉所有的业务,豪赌一把——在中东复制一家面对C端的「京东」,并即刻把所有资源倾注到这个市场的开发。

每走一步,李海燕都要求有数据的支撑,这是他之前做自动化交易留下的习惯

这是个阿里巴巴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地方。在人生地不熟、文化差异巨大的中东,从零开始建立起本土化的消费电商网站,挑战无疑巨大。

他赌赢了。执御已成为第三方机构认证的GCC(即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」,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、阿曼、巴林、卡塔尔、科威特、沙特阿拉伯等六国)地区排名第一的移动端电商平台。

仅2016年,执御的订单数就达到300万单,销售额为3亿美金。App下载量已高达1000万。

2015年,继第一笔2000万的融资后,执御再度拿到4500万元的A轮融资,主要用作数据的研发。

这意味着,执御在「技术主导」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。

对执御来说,用户的快速增长,建立在其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智能系统基础上。这套拥有20多项知识产权的「数据大脑」,除了能分析时尚趋势,还能将后台的用户分类成一万多种类型,通过标签用户社会属性、行为属性及消费属性的组合,将群体极致细分。

「这样,公司的营销广告投放可以更加灵活和精准,一旦某个指标出现异常,我们可以随时调整和优化。」

全球很多区域,发展很不均匀,其实有很大机会

李海燕的起点,始于Ebay的一家小店。

开店5年前,他考上浙江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,从湖北老家来到杭州。2006年,毕业一年后,他决定结束在外汇市场的起起伏伏,干回自己的老本行。

虽然上学时把时间都花在研究外汇市场、功课都是擦着及格线,但李海燕很快在实战中立住了脚。

找货源没有捷径,李海燕夹着皮包,全国的小商品市场一个个跑。那会儿做跨境零售的公司非常少,很多品类在Ebay亚马逊上还属空缺。选品的时候,只要是「中国有优势,但是海外相对比较少的」,小到工艺品、大到几十万一张的邮票,李海燕「什么都卖,开了很多家店」。

「思维模式还是多做尝试,总能找出规律和技巧」。

他继承了父辈身上吃苦耐劳的精神。从选品、拍照、编写英文描述,到上传网站、客服,漫长繁琐的流程,他一手包办,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。就连后来转做小额批发,网站代码也是他熬夜写的。

他觉得理所当然,「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。就像金融,你必须得潜伏很久,不断测试自己的模型,最终你才能拿出去使用。同样,这个过程也是很久的。」

他遇上了好时候。之后几年,跨境贸易突然经历了疯狂生长。

2011年冬天,这家当时以小额批发业务为主的公司,已有400名员工,年销售额高达1亿美金。

这让李海燕向来朴素的心态有了起伏,公司的发展之快是他意料之外的,但是他并不害怕。公司起来的原因,面临什么样的机遇,究竟能做多大,能不能爆发,这些问题立刻占据了他。很快,李海燕陷入了矛盾。

因为整个公司还停留在做传统生意、「赚钱就行」的思路。「我一开始也这么想,后来发生了变化,我新的理解是,用资本做杠杆放大,加快公司发展速度,有更多操作空间,去整合这个行业。」

「那时候我已经发现,移动端起来很快,电商发展也很快。但是我们一看,全球很多区域,发展很不均匀,其实有很大机会。」

将来我们就是中东区域的国民电商

李海燕敏锐地把握住了商机。他再也坐不住了,果断退出上一家公司后,他潜心在家规划新蓝图。初步的设想是,用「降维打法」,把中国的商品、商业模式输出到海外。

「我们的优势在于,过去十多年累积的、在供应链和获客拉新上的‘斗争经验’,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红海里锻炼出来的‘先进打法’,以及改革30年带来的红利——长三角地区丰富完整的产业链。」

他把这个想法跟浙江华睿资本董事长宗佩民一交流,两人一拍即合。「他对我说,这个东西能重塑中国制造了」,李海燕回忆。

但公司成立后,长达一年多时间,李海燕的团队颗粒无收。

此前被列为首选的欧美市场,测评下来效果很不理想,不得不做战略性放弃。每走一步,李海燕都要求有数据的支撑,这是他之前做自动化交易留下的习惯。

「需要不断考虑公司成本和收益的问题,压力很大」。但李海燕坚信这个方向,这时有人递过来一份测评数据显示,海湾国家有希望。二话没说,他立即买了机票飞去中东做田野调查。

他拿出了当年跑义乌小商品市场、深圳华强北的劲头,把当地的购物中心跑了个遍,最后得出结论:整个中东区域,奢侈品市场已经很成熟,甚至趋于饱和,但是中等及以下,发展不成熟。有很多消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。

回来后,他立即动员,砍掉所有业务,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这个市场的开发。

执御落地GCC的第二年,恰逢移动端爆发。仅仅是2016年,移动设备的增长量,就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。

而当地几家主打PC端的电商甚至还没反应过来,执御刚好填补了移动端电商的空白。「我们的安装成本,获取用户的成本也比较低,用户量也一下子就上来了」。

「我们首先是看到这个比较空白的部分,然后集中精力做这个市场。相信如果我们没有做这些事情,H&M、ZARA也会逐步渗透进去。」

现在他已开始本地化进程。物流跟第三方合作,但本地建立仓储已提上日程。第一期一万平方米的仓储已经完成,第二期5万平的仓储,也正在启动。

这是为了提高发货的速度。「我们现在把中国的货统一发送到那边的仓储,如果有人下单,直接从那边出货。速度快。」

为了更好地匹配供应商,执御建立了150多人的买手团队,每个品类都设置一个买手组,专门负责。买手们关注市场情况,拓展供应商,供应商哪些产品可选,由他们决定。

「我们的优势在于,我们是一个新型的买手制,老的买手制靠人力,靠人的眼光,但是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自己研发的数据平台,每天采集全球的数据,关于时尚,现有的市场流行元素,划定每个SKU在未来的一个月,一个星期的销量,这个预测的准确度现在是80%-90%,这个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,我们的数据每天是自动跑。根据销售情况去预测。」李海燕说。自大学对自动化交易感兴趣以来,他一向迷信技术对效率提升的有效。

现在,执御已基本上覆盖了中东地区。接下来,他准备在每个地区精耕细作。海湾六国的零售现在是3千亿美元,整个中东区域在万亿美元,市场还远未开发。

他对公司的设想是,有一万个设计师在执御平台,有一万家生产商,一亿名用户,从供应端到消费端,技术支撑、数据平台、支付物流,加起来每个环节都要有很多第三方参与,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。

「将来我们就是中东区域的国民电商,每个人都使用我们」。

努力提升服务质量,建立更完善的品类,强化自己的品牌

Q:如何用数据把各个环节打通、串联起来,形成最有效率的零售生态呢?
A:要做好跨境零售关键在于资源的组织。最终需求从消费者出发,反馈到各个环节,最终反馈到工厂。所有的货从工厂出来,经过最短的、最优的路径到消费者手上,形成一个闭环。

「对我们来讲,我们大量接触用户,掌握用户信息。我们最终要达到的是,C(customer,洞察需求)-D(design,反馈给设计)-F(factory,对接工厂)。所有的驱动都来自C,消费者真实的需求,效率更高。」

Q:业务的增长靠什么来驱动?
A:对零售来讲,一部分是新用户的增长,还有一部分是老用户购买力的增长,用户价值的提升。

通过生成个性化的推荐,推荐给用户。根据用户购买周期,特征来计算,提前做推荐、服务,用户关怀。都是通过系统自动完成。从用户角度来讲,这是周到的服务。你还记得我的生日,在我有购买欲的时候,给我推荐。

Q:降维优势会缩减,如何在当地建立起壁垒?
A:控制商品质量和服务,设立仓储和呼叫服务中心,提升服务。

创立了执御内部的质量体系,供应商进来都要遵循,这是京东没有的。说白了我们更贴近产品。目前还不贴JOLLYCHIC的牌,但是包装纸箱上全部印上这个。消费者每次享受的服务,可以塑造他对一个品牌的认知,如果每次的消费体验都是一致的,那他的复购率一定是高的。这个方面会比京东要强。此前京东在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,跟我们在中东遇到的是不一样的。(你们这个更乐观一些,对。)说白了我们的压力不在于竞争,而在于我们对本地客户文化的理解。

Q:阿里巴巴速卖通出海对你们来说会形成竞争吗?
A:有可能。

这些大公司一开始考虑的是大体量的市场,小的市场进去以后,同样要花很多心思,还不如耗在一个大的市场,所以现在印度和东南亚是阿里巴巴的主场。他在印度投了几十亿美元,在东南亚也收购了一个电商平台,也是十亿美元级别。短期内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会被这两个市场占据,分不出更多的精力做其他的事情。我们的压力就来自国内的巨头,所以我们就趁窗口期,我们努力提升服务质量,建立更完善的品类,强化自己的品牌。

回复

请输入你的评论!
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