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6年5月,徐小平出生在江苏泰兴三井北巷。那是一个颇有情调的江南小镇,护城河从镇边悄悄流淌千年,河边是青苔,边上是石板小路,小巷的尽头有三口水井。

徐小平的父亲当过泰兴镇的副镇长,是个老实人,在当地口碑很好,即便后来的10年文革时期,那些炸油条的、擦皮鞋的、擀面的、打铁的也没有怎么批斗徐镇长。

从4岁开始,徐小平没事就在家门前的酱园店晃悠,不过他不是垂涎萝卜干,而是看中了店老板用来包萝卜干的旧书。眼馋又不能偷,怎么办?后来他就死皮赖脸用父亲的新华日报、省委机关报跟店老板交换。

此后的四五年间,徐小平相继读到了鲁迅的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、《故事新编》等,甚至还交换到了《郭沫若全集》,小小的年纪就知道“北京是中国的首都。”

母亲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千金闺秀,徐小平身上与生俱来的乐观积极的性格就是得益于母亲的遗传。此外,他也继承了母亲的音乐细胞,6岁就会拉二胡、手风琴,8岁开始练习小提琴。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母亲经常对徐小平说的一句话就是“我家小平,将来是要上大学的……”。

不过,“上山下乡”的政策让徐小平的大学梦彻底破灭。1972年,徐小平高中毕业后只能进泰兴文工团,手风琴和小提琴成了他“吃饭”的家伙,每周都要到下到周边公社去演出。下乡的那段日子,每次演出结束,徐小平就把自己关在家里,反复琢磨古典文学,唐诗、宋词、汉赋被他背了个遍。

4年后的1976年,徐小平终于熬不住了,死活让父亲找关系“搞一个工农兵大学的指标”。不过那个时候他父亲自身都难保,怎么可能搞到那么金贵的指标呢?一气之下,徐小平背着手风琴跑去了南京,他准备在夫子庙旁边摆摊,做一辈子”游吟歌手”。

然而,4个月后“四人帮”垮台,隔年就恢复高考,20岁的徐小平豁然看到了希望,他想起妈妈经常念叨的那句话“我家小平,将来是要上大学的……”。于是徐小平开始玩命复习,目标直指中国音乐界的最高学府——中央音乐学院。

当时全国的指标是220个,而报考的却有2万多人,被文革压抑了整整十年的音乐高手都来了,录取比例为1.1%。不过凭着打小练就的音乐“童子功”,1978年,徐小平一举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理论音乐系,那年他22岁。

回复

请输入你的评论!
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名字